关闭

澳际学费在线支付平台

揭秘海外院校面试“捷径”:重视细节逆袭名校

2017/04/05 17:02:56 编辑: 英国 浏览次数:592 移动端

“终于,Submit! Done! ”随着申请季的喧嚣渐渐散去,今年的申请者也在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结束之后,松了一口气,各个翘首期盼三四月份offer的收获。不过,且慢。心细的同学可能会在核对申请状态时在信箱中查到了一些让人欢喜让人忧的邮件,那就是校方要求进行面试的通知和邀请。最近,不少同学跟我咨询该如何准备与面对?是否可以事先“备背”?是否有什么捷径?有的同学担心由于面试的差强人意的表现而导致前功尽弃,也有的摩拳擦掌期待成功逆袭!那么到底面试是什么?如何准备?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而在面试后还能做哪些事情呢?

名师支招海外大学面试关:真诚交流了解你是谁

名师支招海外大学面试关:真诚交流了解你是谁

今天,基于多年counseling的经验、同学的反馈和与美国招生官的交流,我在这里给大家支支招儿!

面试是什么

面试首先不是个“试”。你的回答没有对错之分,面试官不会难为你让你解决高难的学科难题,也不会让你模拟犯罪现场实鉴或设计密室逃脱障碍考验你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归根结底,面试就是一场对话。从招生官角度来说,它是一个更好了解申请者的机会。是能多角度具象地感知一些不能用数据或事实来定义申请者属性的绝好途径。反之,对于申请者来讲,面试是一个全面展示自己,尤其在申请材料受到诚信质疑,标化考试丑闻不断的当今,一个证明自己和补充加分的绝好机会。同时,面试也是申请者了解所申请学校,找到自己真心心仪高校的平台。当然实事求是来说,面试很难超过你的学术表现所占申请的比重。但通过面试的“优异表现”,成功“逆袭”,找到“真爱”的申请者不乏其人。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相对来说规模小的学校的面试对于学生的选拔意义较大,毕竟学校比较在意学生在小课堂中,师生和同学之间相互沟通中的通畅,和尽量保证大家“志同道合”。

面试的类型

美国大学申请过程的面试有很多种形式,简单来说根据功能来说有informationalinterview(偏信息传递型面试)、Evaluative interview (偏评价型面试)。Informational interview主要是学校给学生介绍学校的方方面面,包括课程,住宿,教授等等。其间,申请者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提出自己的困惑或不解,而获得第一手信息,以便比对看自己是否与学校匹配。当然,学校同时也能了解申请者。当然这不是重点。EvaluativeInterview则相反。学校需要了解学生,面试范围很广但是都是围绕学生展开。内容可以上通学术成绩,下达个人品行,或让学生阐述其在学生会中的领袖才能彰显,也可能让他分享社区服务中志愿者活动的奉献经历。总之,学校要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人”,不仅仅是面前站着的,也要看到你所展示出来的那个有思想与内涵的“人”。这种面试学生可能会有问问题的机会,但是主要是学校问询为主。而评述报告基于学生的表现和留下的印象,呈交招办。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很多学校的面试是两种形式相结合,毕竟中外教育体制差异较大和信息严重不对称,故需要大家相互深度了解。

按照给予面试的对象来划分,又分为招官面试、校友面试、授权第三方面试等。招官面试通常是在职招官(多数情况下不会是Dean级别的)。当然有时也会有在学校招生办进行实习的大四在校生进行面试。他们都是经过学校严格的面试培训而后上岗。其实招官面试还是大四在校生面试都没有什么区别和不同,没有那个更有利之说。据反馈,在校学生的面试反而更招有些申请者喜欢,因为年轻人共同语言更多,学生更加放松。既然面试不是考试,那么轻松地面试,效果没准儿会更好。校友面试指的是该学校的毕业生所提供的面试。有六七十岁的老前辈,也有刚刚毕业的各自业界新翘楚。大家都本着为母校做贡献的精神,通常义务为母校服务。有的校友在国内,有的则遍布五湖四海。所以面试形式通常有公司或咖啡馆中面对面聊天,也有跨时区进行skype面试的可能。众所周知,随着中国申请者的迅猛增长,很多国家的录取压力骤然增加。大量无法证实的材料,彼此教育制度、思想理念、行为规范、信息往来的差异给招生官带来巨大难题。在此情况下,面试作为一个非常有效了解申请者的手段,越来越被重视。但是,由于有的学校过去没有海外申请者面试环节或设置,有的学校没有足够的人力去做每一个申请者面试,于是第三方面试机构就相应而生。学生在这样的机构注册申请面试,在结束后可以根据他们的要求将面试视频或结果发到自己申请的学校,以便官方进行参考。例如“初鉴(InitialView)”“CIEE(CAI)”就是这样的面试机构。

由于各个学校招生策略不同,各个招生办公室对申请者的面试形式也会大相径庭。有的是采用上面提及的某一种,有的接受和采纳上面多种形式。比如康奈尔大学接受第三方面试提供的材料,同时也会有校友面试。Amherstcollege 有校友面试同时还会进行电话约谈。南加大则是现任负责中国区的招生官在进行学校介绍时,在国内直接进行GroupInterview。宾夕法尼亚大学则承诺会为每一位申请者提供校友面试。前几天一名申请一所顶尖文理学院的学生告诉我,该校由于今年申请的学生太多,决定进行EmailInterview。其实不管什么样的面试,我都会为拥有这样机会的申请者感到高兴,因为高等学府强调全方位考虑、要保证多元化学生构成,而你恰恰拥有了把数据和文字这样相对冷冰冰的申请材料定义的“你”变成鲜活与“精”、“灵”、有血有肉、有思想的Human的机会。

支招面试

虽说面试是个绝佳展现自我的机会,回答面试中的问题没有对错,但是适当必要的准备和获取面试有关的Tips,还是很重要的。这样就会让自己持有良好心态、保证自己稳定或超水平发挥而为申请“加分”或成功“逆袭”进入自己的梦校!

1.面试前准备什么呢?

你要知道你是谁!这个问题其实是很难回答的。然而它在申请中又是核心的。申请的同学必须花时间了解、反思自己是谁,真正地反思真实的自己。其实很多同学在小时候可能很容易回答自己是谁,而到了17,18岁似乎却不敢轻易给自己一个定义。我认为作为一个已经成年或接近成年的学生来说,自己已经非常了解自己,只不过自己不知道而已。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去面试之前不断给自己提一系列问题,然后自己斟酌、思考和回答,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自然会逐渐看清镜子中的自己,这样便于双方找到彼此的真爱。

比如,“什么对我来说最重要?”“你觉得你的同学在第一次见到你时会怎样评价你?”“你最近读些什么书呢?”“什么活动最让你感到骄傲?”“做的这些林林总总的活动中什么印象最深?”“你在这所中学中获得了什么?”“如果做一年Gapyear,你会去干什么呢?”“要是你被这所大学录取了,你会怎样度过你的这几年呢?”等等。我和很多同学说Why的问题很重要,但是大多人误解了。其实why的问题不仅仅是“为什么我会做辩论社?”“为什么我会选择这所学校?”“为什么我要选择周末去乡村支教?”等等。而应该是对于刚刚上面那一系列问题回答后的深度反思“为什么?”比如“你最引以为骄傲的活动?”然后再问为什么你要做?为什么你要继续?等等。此外,一件事一个活动都要不停地问自己:为什么?做了什么?遇到了什么?怎么解决?还会不会继续?为什么继续(或不继续)?当你做了回答,你就会渐渐勾勒出了自己。

其次,我们要了解申请的学校。尽管这不是一场角力,但是“知己知彼”,自己才会胸有成竹,也是为双方负责的表现。更何况通常面试中都会有让申请者提问的环节。如果问出的问题看出申请者连申请学校都不了解,或是在学校官网或招官宣讲中可以轻松找到答案的基础问题,那么这只会让面试官怀疑你的诚意,甚至会感觉受到侮辱,结果可想而知。那么什么问题是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呢?

我觉得首先不要去难为面试官体现你的睿智,其次不要问极其具体的专业领域专业问题,毕竟那位面试官多数不是你的“道中人”,另外,个人认为一种有意义、让人称赞的问题可以是使招生官尤其是校友面试官与你解惑中分享他们心得的启发性兼咨询性问题。比如“请问您是否可以描述一下作为该校大一的(某专业的)学生,典型性一天(周)的校园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或者也可以反问面试官他们最喜欢学校哪些方面。

最后,如果有可能,可以进行一次模拟面试,毕竟有一些用非母语进行交流面试的“经验”还是会让申请者踏实一些。

2.面试时要注意什么?

首先,真诚与坦率地表现真我!

我们已经知道面试回答没有对错。那么真诚地面对问题,坦率的表白是对自己和学校最负责的表现。不能臆断什么样的学生是这所学校需要的就主动表现或扭曲自己成为那样的申请者。因为学校的录取是不能对号入座的。因为它是没有模式化或套路化。同一年不一样,不同的年份更不会一样。你只需要完美表现出你自己,如果那所学校认为你是有缘人,定会与你牵手成功。你或“专业人士”猜测通常是不准的,更何况虚假是申请的大忌!另外陈述事实不要夸张吹牛!面试官需要看到真实的你而不是装在套子中的虚幻人物。他们要想象如果你在来年的学校教室里会是一个怎样的状况。他们不想让一个学生感到不舒服,这里不仅仅指的是你,还有你未来的同学和校友。分享不等于吹牛。所以你要在准备面试时,把自己的课外活动,奖项,经历体验等等列表,进行总结与反思,不断剖析和设问自己why,how,what等问题,深度了解自己。通常面试官更乐于对于你的一两个活动深挖掘,而不是听你泛泛地流水账。

其次,态度要主动与积极!

向来主动与积极是成功的一条“捷径”。面试也是如此。你的积极与外向,亲和与主动会给招生官极佳的面试体验。试想不管是校友抽出宝贵休息时间还是招官在繁忙阅读材料后面试一个沉默寡言、消极、过于内敛的申请者会有怎样的感受呢?这里我甚至觉得某些时候态度甚至重于内容。但是要保持个度呦!“称兄道弟”“基友闺蜜”的一见如故就不要了吧。另外不要事先准备某个主题,不断有意无意把对话引到那个话题。记住,那样会让对方无法全面了解真实的你,面试也就失去了意义。面试是一场谈话,无所谓谁驾驭了这场对话。真诚通畅的交流才会达到最佳效果。

再次,有礼貌,举止大方至关重要!

大家会觉得面试有礼貌是必然,没有同学会粗鲁无礼。但其实很多面试者确实没有做到位。举例来说,你有没有准时,按时到达面试地点?是面试官先于你打招呼还是你见到后主动起身,直视面试官,微笑着给对方一个坚定的握手?

另外,第一印象的关键是服装!

原则就是得体,干净和整洁。女孩不要穿的太出格。Too hot to begood!男孩不必要穿西装,整洁得体十分重要。例如有的男孩喜欢运动,国内学校通常校服为运动服。那么不要让人觉得你是刚刚健身后与一个重要面试官见面。当然偶尔穿上西装让你不舒服自然也会影响你的发挥。经验告诉我,很多同学穿着西服就变得拘束紧张,举手投足显得僵硬,甚至会影响自己的思维与表达。

3.面试之后要做什么呢?

当一场酣畅淋漓的面试结束后,我们不能只陶醉于自己完美表现和期待梦校的眷顾。这时我们应该写一封感谢Note让这场面试完美收官。这里看到不是感谢信,因为感谢信应该是比较正规和长篇类公文似的文书。一个礼貌的姿态自然必不可少。其间一定要感谢人家百忙之中抽时间给予你面试。此外,如果自己在面试时出现了思维短路,也可以在这个时候进行弥补和重申。但是一定要记住这是个Note,也就是说应该是简洁与适当。

其他

关于面试其实有很多东西可以与大家讨论,但是由于各位申请者情况不同,申请学校各异,上面我只是对于一些general的东西进行说明与介绍。有些细小的问题我也想起了一些,在这里简单提几句,希望有帮助:

 

1.校园面试是否要好于校友在国内的面试?通常一视同仁,同等重要。但是有些学校还是在乎校园面试。所以如果大家暑假在美利坚读夏校,找个时间去做校园访问顺手做个面试,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2.是否有必要多做几场面试?通常很多学校不会提供多次面试机会。比如,我的学生已经做过校园面试,当招官到中国做招生宣讲和面试时,也不会给他第二次机会。因此要想取得面试好效果,个人还是觉得准备充分很重要。

3.面试官如果用汉语面试,我该怎么办?理论上面试语言应为英语,但是有些校友或在校大四生喜欢用汉语与你聊天。个人觉得面试还是要尽量用英语表达,毕竟你要去一个英语为母语的大学求学。对于自己的英语要足够自信,否则面试官会看到你对于汉语的过分依赖。

综上所述,面试就是一场答案没有对错的真诚地交流。请你做好充分准备,了解“你是谁?”,了解你想要的和你选择的大学,在交流中展示你的真我。祝大家马到成功,羊羊得意!

立即咨询
  • 澳际QQ群:610247479
  • 澳际QQ群:445186879
  • 澳际QQ群:414525537